天美麻花星空果冻

简体中文
新闻动态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曾庆盈博士来我院做学术讲座

2016年5月18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东方学博士曾庆盈老师应邀来我院做题为“敦煌莫高窟:第254窟的故事性”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艺术学系主任王文娟老师主持并评议。学院乐立君老师、艺术学系张建宇老师出席了本次讲座,艺术学系和其他院系的同学们也到场聆听。


曾庆盈老师本科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的专业均为东亚地域研究。博士后阶段专攻以东方学方法论研究北魏时期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中原石窟研究。2008年3月至9月期间曾担任北京奥组委国际联络部国家体育场礼宾副经理,负责与外交部和国际残奥会的对接协调工作,以及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各国元首及其团队的接待工作。另外,她将作为青年主席参加今年9月举办的第34届世界艺术史。


曾老师在讲座中分别介绍了中国汉代绘画中流行的同发式、单景式和连续式叁种构图法,以及南北朝时期流行的异时同景式、依时间顺序展现的曲折式、不依时间顺序展现的横向式和依时间顺序展现的横向式四种构图法,同时对比印度及中亚的传统构图法,归纳出了北魏时期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在构图法上的特殊性。不同构图法在敦煌的汇聚,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中原和西域互动的结果。曾老师细致深入地讲述了第254窟中《降魔成道图》、《萨埵太子本生图》、《尸毗王本生图》和《难陀出家图》四幅壁画的故事情节,结合力与势的图示结构分析,探究了四幅壁画之间的关系,总结出第254窟的主题是鞭策人们在悔过的过程中做到不求回报的奉献。


讲座后,曾庆盈老师与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就“第254窟的年代问题”、“第254窟与第257窟在叙事方法上的差异”、“第254窟与第257窟色彩的差异”等问题与到场师生们进行了热烈探讨。曾老师将故事性放到图示分析里的方法对于同学们的今后学习有很大的启发,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收获颇丰。

艺术学系供稿